专业知识
红、蓝宝石
红宝石指所有红色调的刚玉宝石,包括粉红色的刚玉。蓝宝石(Sapphire),是刚玉宝石中除红宝石(Ruby)之外,其它颜色刚玉宝石的通称,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

所属分类:
百货
零售精品
黄金珠宝
产品描述
第一章: 宝石形成条件及年代
刚玉的形成没有金刚石要求的条件宽,它不需要特殊的高压,但是要求较高的温度,一般要400-500℃以上,压力范围很广,从几个千帕到几十千帕都可以。
1500万年前形成的第三纪、第四纪冰川运动时期,火山口喷出岩浆,经过压力,稳定降低结为晶体,形成宝石。在地质演变过程中,岩浆最初凝固成岩石时同期形成的红蓝宝石矿床称为原生矿;由红蓝宝石原生矿经自然风化、剥蚀、崩解,由泥石流、冰川、洪水不断冲刷、磨蚀并搬运到河床中,在河床、河漫滩或阶地砂砾中,与锆石、镁橄榄石、紫牙乌等宝石共生的红蓝宝石矿床称为砂矿。
第二章:宝石产地分布及特点
红宝石矿床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坦桑尼亚等地。
蓝宝石矿床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等地。
第三章:宝石主要产地特点
缅甸:
缅甸红宝石含有丰富的三氧化二铬Cr2O3(2%-3%),因而具有鲜艳的玫瑰红色-红色。缅甸红宝石以色烈如火,清澈透明著称于世,位列红宝石之冠,其“鸽血红”品种为世界上最珍贵的红宝石。
缅甸蓝宝石又称东方蓝宝石, 指极优质的“浓蓝”或“品蓝”的微紫蓝色蓝宝石。在人工光源照射下,它会失去一些颜色,并呈现出一些墨黑色。
泰国:
泰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红宝石产出国,其红宝石颜色较深且均匀,色带不发育。
泰国蓝宝石一般透明度较低,颜色较深,主要有深蓝色、略带绿色色调的蓝色、灰蓝色三种颜色。泰国蓝宝石常见发育完好的六边形色带。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红宝石为浅红色、极浅红色或淡紫红色。色调虽浅,但比缅甸、泰国红宝石光亮耀眼,故仍被视为红宝石(按其颜色理应叫粉红色蓝宝石)。其优质品通常比泰国产的优质红宝石价格更高。
斯里兰卡蓝宝石,和红宝石同属一个矿区,除颜色不同外,其它特点完全相同。其包体如下:绢丝状包体,与缅甸蓝宝石特点相似,区别在于纤维细而长,可呈现六射星光;液体包体,呈不定形层状属布或呈指纹状展布;固态包体,有锆石、磷灰石、黑云母等。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蓝宝石颜色很深,甚至呈墨黑色,一般具有浓绿色到极深紫蓝色的二色性。透明度差,半透明至不透明,往往带有不受欢迎的绿色调。常有色带和羽状包体。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红宝石常见的颜色有紫红色、橙红色,而粉红和红色则较少,与红宝石含较高的Fe、Ti和相对低的Cr有关。多数的红宝石裂隙未经愈合,其中充填了外来的微粒,并且使红宝石的透明度下降。
越南
越南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几处红宝石新产地,如位于越南北部陆安城附近的红宝石矿床,中部义静省蔡市蔡州村的红宝石矿床,以及南部玄武岩区内的红宝石矿床等。其中陆安红宝石的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次为蔡州的红宝石,两地的红宝石都采自于残坡积层。越南红宝石颜色从粉红到红色,多带有紫色色调,少见鸽血红,具有流纹状的颜色分带现象。
中国
中国红宝石主要发现于云南、重庆、安徽、青海等地,其中云南红宝石稍好。云南红宝石产于滇西哀牢山变质岩分布区的金云母大理岩中,但有开采价值的则是次生砂矿,其中开采出的红宝石粒度1-10mm,颜色呈玫瑰红色和红色,浓艳且均匀。但是裂理发育,包体和杂质含量较高,绝大多数只能用做弧面宝石,具刻面宝石质量的原石少见。
80年代在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玄武岩中,相继发现了许多蓝宝石矿床。其中以山东(昌乐)蓝宝石质量最佳。晶体呈六方桶状,粒径较大,一般在1cm以上,最大的可达数千克拉。蓝宝石因含铁量高,多呈近于炭黑色的靛蓝色、蓝色、绿色和黄色。以靛蓝色为主。宝石级蓝宝石中包裹体极少,除见黑色固态包体之外,尚可见指纹状包体。没有绢丝状金红石及弥漫状液体包体。蓝宝石中平直色带明显,聚片双晶不发育。大的晶体外缘可见平行六方柱面的生长线。山东蓝宝石因内部缺陷少,属优质蓝宝石。
印度克什米尔蓝宝石
克什米尔蓝宝石颜色呈矢车菊的蓝色,也就是微带紫的靛蓝色。颜色的明度大,色鲜艳。有雾状的包裹体的具乳白色反光效应。属优质的蓝宝石品种。但由于矿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北端,海拔5000多米,终年被雾笼罩,近几年没有产出。
包裹体
刚玉类宝石内部含有十分丰富的包裹体,不同产地的宝石具有不同的包裹体特征。
缅甸的刚玉类宝石,特别是红宝石,常含有三个方向排列的短金红石针,针状内含物常发育不完整而呈现出“丝光”光泽。缅甸红宝石富丽鲜明的红色往往呈漩涡状,颇似糖浆搅拌时的效果,称为“糖浆”状包裹体。
斯里兰卡的红、蓝宝石常含粗而长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具应力晕圈的锆石包裹体,六边形色带等。
克什米尔蓝宝石含有极细的纱状羽状体和液态内含物包裹体,并造成这种蓝宝石具有特征的轻淡乳白色。
泰国红、蓝宝石常含网脉状的羽状体,中心为黑色晶体,往往含有管状液态内含物及交切双晶面等包裹体。
第四章:宝石矿床类型
玄武岩型:
玄武岩型是世界上蓝宝石矿床的主要形成类型。我国昌乐、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柬埔寨拜林、泰国尖竹汶及老挝、柬埔寨的蓝宝石都与玄武岩有关。
大理岩型:
大理岩中的红宝石是宝石级红宝石的重要来源。缅甸抹谷、阿富汗哲格达列克、巴基斯坦罕萨等地均属此类型。关于这类红宝石的成因,由于红宝石产在白云质大理岩中,附近有酸性岩分布,因此,有人认为是接触交代的矽卡岩型矿床。但也有人认为矿体的形成与矽卡岩无关,矿体是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后期的岩浆侵入使周围的大理岩进一步重结晶,形成红宝石矿床。
矽卡岩型:
这类红蓝宝石矿床产于碳酸型岩和中酸性岩浆的接触带上,赋存于矽卡岩之中。典型的有斯里兰卡的蓝宝石矿床,这是世界上蓝宝石的珠宝产区,矿床产在粗粒白云质大理岩与正长岩体接触形成的矽卡岩中。蓝宝石晶体完好,透明,呈蓝色或天蓝绿色。
岩浆型:
美国蒙大拿州的约戈谷蓝宝石矿床是此类矿床的唯一实例,产于碱性、基性煌斑岩中。宝石级蓝宝石4ct/t,颗粒一般重2ct左右,颜色较均匀,但不够鲜艳。
变质型:
主要产于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片岩和片麻岩中。澳大利亚哈茨山红宝石产在斜长石-角闪石片麻岩中,研究表明,它的原岩是斜长岩杂岩,红宝石以斑晶产出。美国、斯里兰卡和我国新疆都已发现有这种红宝石矿床的存在,但质量较差,晶体较小,价值不大。
外生的残坡积型和冲积砂矿型:
外生的残坡积型和冲积砂矿型是世界红蓝宝石的主要来源,分布与原岩有关,是含红蓝宝石的岩石或原生矿经后期风化作用形成的。
第五章:宝石开采方法
蓝宝石一般埋在地下2米-15米,使用挖掘机将蓝宝石矿石放进冲刷机里通过不停地冲刷及滚动,能够除去蓝宝石矿石上面的泥土,剩下蓝宝石原石和普通石块利用长长的管道将重复利用的水送到分选机里,通过分选机的震动,工人就能将蓝宝石和普通石块分开,筛选后就把蓝宝石原石分出来。
淘洗技术是红宝石最常见和有用的探矿方法之一。基本上,它由探寻河流砂砾组成。由于刚玉高度明确的重力,它更普遍集中于河流和小溪河床中。勘探包括河流砂砾层取样,开始于河流的下游。当即使是非常细小的刚玉被发现时,人们有规则地由下游向上游工作,沿途取样。终止于任何东西没有被发现。然后下一步就是折回定位于宝石起始痕迹的准确地点。从这儿,更进一步取样将确定于刚玉所产自的适当的河流和小溪的岸边。
第六章:宝石的颜色种类
红宝石指所有红色调的刚玉宝石,包括粉红色的刚玉。
蓝宝石(Sapphire),是刚玉宝石中除红宝石(Ruby)之外,其它颜色刚玉宝石的通称,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蓝色的蓝宝石,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钛(Ti)和铁(Fe)杂质所致;蓝宝石的颜色,可以有粉红、黄、绿、白、甚至在同一颗石有多种颜色。
第七章:宝石的物理特性
(1)摩氏硬度:9
(2)矿物名称:刚玉
(3)化学成分:AI2O3(三氧化二铝)
(4)颜色:纯净是无色,因含杂质而改色,含Cr(铬)是红色, 含Fe(铁)和Ti (钛)是蓝色,含 V呈黄色
(5)密度:3.95-4.01克/厘米
(6)折射率:1.762-1.778、
(7)双折射率:0.008-0.009
(8)晶系:三方晶系
(9)光泽: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
(10)透明度:透明至不透明、
(11)熔点、沸点:2050.C、3500.C
(12)溶解度:在800-1000.C的硼酸液中可溶,溶于沸点的300.C的硝酸液
第八章:宝石评价标准
由于天然优质红宝石和蓝宝石产量很少,而且每年以较快的速度衰减,因此,其保值和增值功能高于钻石。但和钻石相比,由于研究程度低,因而,红宝石和蓝宝石的质量评价比钻石要困难得多,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无统一公认的标准。因此,在红宝石和蓝宝石的质量评价方面,不同评价者基于各自的认识和经历,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但行业上仍有一些普遍认可的评价依据,红蓝宝石的分级标准主要是依据1T和4C:即透明度(Transparency)、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克拉重量(Carat)来衡量。
a.透明度:是指宝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
在红宝石的肉眼鉴定中,一般将透明度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亚半透明、不透明五个级别。
1.透明:能允许绝大部分光透过,当隔着宝石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可以看到清晰的轮廓和细节。
2.亚透明:能允许较多的光透过,当隔着宝石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可以看到物体的轮廓,但细节模糊。
3.半透明:能允许部分光透过,当隔着宝石观察其后面的物体时,仅能看到物体的轮廓阴影,看不到细节。
4.亚半透明:仅在宝石的边缘棱角处可有少量的光透过,但隔着宝石已无法看清其后面的物体。
5.不透明:基本上不允许光透过,光线被物体全部吸收或反射。
b.颜色:是指宝石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色彩。
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颜色包括色彩、色调和饱和度几个方面。
(1)色彩:分极好、非常好、好、较好、差五级;
(2)色调:按深浅分很深、深、中等、浅、很浅五级;
(3)饱和度:按鲜艳程度分很高、高、中等、较低、差五级。
就色彩和色调而言,天然产出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不可能表现为单一的光谱色,这就会有主色和附色之分,如红宝石以红色为主,其间可带微弱黄、蓝紫色;蓝色蓝宝石以蓝色为主,其间可能有微弱的黄色、绿色色调。原则上,红宝石和蓝宝石的颜色越接近理想的光谱色,颜色质量越高,如缅甸鸽血红红宝石和克什米尔矢车菊蓝宝石就与理想光谱色较接近,因此,它们质量最好。附色所占比例越大,颜色就越不纯,颜色质量就越低。
b.颜色
红宝石最有价值的颜色是均匀的鸽血红,其次是较浅的紫红色。在透明红宝石中,微棕红色、玫瑰红色、粉红色均被认为是不大理想的颜色。不过在星光红宝石中,这些颜色也是十分受欢迎的。
对蓝宝石而言,一般认为理想的颜色是纯正均匀的蓝色。但对金黄色的蓝宝石而言,由于其更加稀少,加之这种蓝宝石火彩较强,亮度较大,因而也十分受欢迎。对具有变色效应的蓝宝石,由于它可仿冒变石,十分稀少,故也同样十分受人喜欢。
c.净度:是指宝石中所含内含物的多少。
红蓝宝石里面通常会含有一定数量的内含物,内含物的大小、数量、鲜明程度、位置对红蓝宝石价值有着重要影响。在肉眼观察下,将红蓝宝石的级别分成五级,
一级 极难见 肉眼下极难见宝石内部有内含物,仅偶尔可见细小的针状矿物 一般在亭部极难见的位置。
二级 难见 肉眼下难见宝石内部有内含物,一般为无色或与宝石颜色相近的其它矿物 一般在台面边缘极难见或亭部难见的位置
三级 可见 肉眼下可见宝石内部内含物,一般为较大的无色或与宝石颜色相近的其它矿物 一般在台面边缘难见或亭部可见的位置
四级 易见 肉眼下易见宝石内部内含物,一般为较小的裂隙或者颜色与宝石不同的其它矿物 一般在台面可见或亭部易见的位置
五级 极易见 肉眼下极易见宝石内部内含物,一般为大的裂隙或较大的其它矿物 出现于宝石内部各个位置。
d.切工:包括切磨的定向、类型、比例、对称、抛光程度等。
切工的类型:红蓝宝石的切工包括刻面形宝石和素面形宝石,较大颗粒的红蓝宝石一般采用的是混合切工,通常它的冠部是采用明亮形切工,使宝石呈现出迷人的反火,亭部采用梯形切工,在使宝石保重的同时获得更好的颜色。
切工的比例和对称:红蓝宝石的颜色是其价值的体现,为了达到鲜艳的色彩,红蓝宝石的切磨角度并没有一个定性的说法,但是以下几点问题确会对红蓝宝石切工的比例和对称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很明显的不对称:虽然说红蓝宝石的不对称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明显的不对称会使红蓝宝石的亮光受到严重的影响。
底尖偏心:刻面严重偏离中心会影响光线从亭部均匀的反射出来,也会对红蓝宝石的反火产生不利的影响。
亭部过深:一些颜色较浅的刻面红蓝宝石的亭部通常会被切割得比较深,以便加深宝石的颜色,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颜色较深的宝石为了保重也采取这种切割方式,却对颜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宝石的价格还是以其重量乘以每克拉单价来计算的,所以购买时在考虑宝石价格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一下它们的亭深。
亭部过薄:过薄的亭部,会使光线进入宝石后,不能反射出来,从而形成较大的窗口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漏光”,也会对红蓝宝石的价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抛光程度:抛光程度的好坏影响红蓝宝石的光泽和反火,因此其也是切工评价不可或缺的因素。
e.重量是指宝石的重量。
红蓝宝石在同等品质的条件下,重量越大价格越高,尤其是1克拉以上的优质红蓝宝石的价格更是以几何级数递增。
天然产出的宝石级红宝石颗粒一般都很小,达到1ct者已不多见,大于5ct的则为罕见之物,因而,宝石越大,每克拉的价格增加的幅度也越大,其克拉溢价远大于钻石。从目前来看,红宝石的克拉溢价台阶主要出现在1ct、3ct、5ct和10ct处。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红宝石产于缅甸,重3450ct。著名的鸽血红红宝石,最大者仅重55ct,最大的星光红宝石产于斯里兰卡,重1387ct,这是都是世界著名的珍品。
蓝宝石的产量比红宝石要多,几ct者常见,几十ct者也不稀罕,但大于100ct者仍非常珍贵。世界上发现最大的蓝宝石重达19kg,产于斯里兰卡。一颗被称为亚洲之星的巨大星光蓝宝石,重达330ct,为世界著名珍品。镶在英国王冠十字架中心的“圣爱德华蓝宝石”,也是世界著名珍品。总的来讲,天然蓝宝石的价格要比天然红宝石低得多。
第九章:宝石的发展历史
中国红蓝宝石的发展史
中国最早发现红宝石是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人们很喜欢这娇艳欲滴、颜色艳丽的彩色宝石,常常把红宝石随身携带,用来保佑平安。而在中国古书《后汉书·西南夷传》中就有记载,当时人们将红宝石称为“光珠”,认为红宝石能够带来光明之神的力量,后来,中国东汉时期的人们已经能够分辨红宝石和蓝宝石了。
明清时期,红宝石开始被上位者用在宫廷首饰中,称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很多公主王爵都喜欢佩戴红宝石饰品,认为红宝石饰品能够带来幸福。而在民间,平常百姓也开始一股佩戴红宝石饰品的狂热,后来著名的明定陵,就被发掘出大量优质品质的红宝石饰品。清朝的时候,亲王大臣们的官衔也是用顶戴的宝石种类区分,例如亲王与一品官顶戴红宝石,三品官的顶戴标记则是蓝宝石。据说,在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就有红宝石佛像、红宝石枣核、红宝石饰品接近4000多件。
第十章:宝石的相关文化
(1)西方红蓝宝石文化
红宝石的英文名为Ruby,在圣经中红宝石是所有宝石中最珍贵的。红宝石炙热的红色使人们总把它和热情、爱情联系在一起,被誉为“爱情之石”,象征着热情似火,爱情的美好、永恒和坚贞。红宝石是七月的生辰石。不同色泽的红宝石,来自不同的国度,却同样意味着一份吉祥。红色永远是美的使者,红宝石更是将祝愿送予他人的最佳向导。红宝石的红色之中,最具价值的是颜色最浓、被称为“鸽血红”的宝石。这种几乎可称为深红色的鲜艳、强烈色彩,更把红宝石的真面目表露的一览无余。遗憾的是大部分红宝石颜色都是呈淡红色,并且有粉红的感觉,因此带有鸽血色调的红宝石就更显得有价值。由于红宝石弥漫着一股强烈的生气和浓艳的色彩,以前的人们认为它是不死鸟的化身,对其产生了热烈的幻想。传说左手戴一枚红宝石戒指或左胸戴一枚红宝石胸针就有化敌为友的魔力。
蓝宝石的英文名称是Sapphire,古波斯人相信是蓝宝石反射的光彩使天空呈现蔚蓝色,它被看作是忠诚和德高望重的象征。蓝宝石是九月诞生石,其沉稳而高雅的色调被现代人赋予慈祥、诚实、宽容和高尚的内涵。蓝宝石以其晶莹剔透的美丽颜色,被古代人们蒙上神秘的超自然色彩,被视为吉祥之物。蓝宝石在西方又有人类灵魂宝石之称,他的颜色非常纯净、漂亮,给人一种尊贵高雅之感,是蓝颜色宝石之王。蓝宝石这些无穷的诱惑力使它成为人类最喜爱的宝石之一。
(2)传说古韵
圣经中约伯说:“智慧的价值超过红宝石。”可见当时红宝石就是非常贵重的。摩西的哥哥亚伦所穿圣衣上的第四颗宝石便是红宝石。在这颗宝石上刻着犹太人祖先的名字。自从古代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以来,这颗珍贵的宝石一直是皇冠上最贵重的宝物。圣经上说,红宝石象征着犹太部落。在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就详载听从耶和华晓喻,制出圣袍及胸牌。方形胸牌共四份三排,代表12支派的12种宝石,第一种就是红宝石,可见其地位的重要。在我国,清代官员的顶带制度规定,亲王以下至一品官员其冠顶均用红宝石。
3)杀死秃鹫取出红宝石
缅甸流传着一个在“无底山谷”中“闪光的红色宝石”的古老传说。当地人把一块块生肉投向山谷,希望宝石粘在肉上,秃鹫叼起肉,再将秃鹫杀死后就可以得到这些宝石。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在辛巴达的冒险经历里,也谈到了类似的故事。
(4)蓝宝石支撑起大地
相传蓝宝石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圣石,因为通透的深蓝而得到“天国之石”的美称。早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被用来装饰清真寺、教堂和寺院,并作为宗教仪式的贡品。而波斯人则认为大地是由一个巨大的蓝宝石支撑起来的,蓝宝石的反光使天空呈蓝色。古代国王在颈间配戴蓝宝石,作为避免受伤的强力防御物。传说蓝宝石可让配戴者免于遭人妒忌,并可蒙受神灵垂爱。
词条编辑维护人:姚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