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
味精

所属分类:
超市
百科小知识
食品
产品描述
生产工艺
目前,普遍采用的味精生产工艺是发酵法,主要可分为原料的预处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备、种子扩大培养及谷氨酸发酵、提取。生产中产污环节较多,通过整改和环保督查,中国味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不断提升均达到甚至超过了《清洁生产标准味精工业》。
味精有毒吗?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在多种食品和人体中都存在,是蛋白质和肽的结构氨基酸之一。人体内的谷氨酸有游离和结合两种形式。自然界中,番茄、蘑菇等蔬菜里都含有谷氨酸。关于味精的传言有致癌、脱发等等,其实很早以前国内、国际就确认过了味精的安全性。
1973年,联合国食品法规委员会(CAC)把谷氨酸钠归入推荐的食品添加剂的 A(1)类(安全型类)。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经过搜集数据和实验,得出长期食用味精对人体无碍的结论。1999年,中国首次完成对味精的长期毒理试验,证实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味精高温加热后会产生有毒物质的说法更是没有科学依据。谷氨酸钠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焦谷氨酸钠。但焦谷氨酸钠并不致癌,不含毒性,只是缺少了“鲜”味。一些护肤品和营养品中就含有焦谷氨酸钠。
味精是食品添加剂还是调味料?
在中国味精其实有双重身份,它既是食品添加剂又是调味料。卫生部在《卫办监督函[2011]99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味精(谷氨酸钠)是常用的调味品,也是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的食品添加剂。如果作为调味品生产、经营,那么味精的标签应当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而当它作为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时,其产品标签上要写明“食品添加剂”的字样。
在国际上,味精被认为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通过综合评价,认为味精作为风味增强剂,可安全使用,取消对味精的使用限量,明确味精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
味精质量怎么区分?
味精的外包装上都会写明谷氨酸钠的含量,该含量是决定味精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谷氨酸钠含量越高,味精越鲜美。如“80%”就是表明味精中含有80%的谷氨酸钠,其余成分是盐。在味精中加入盐可以助鲜,如果购买的是80%的味精,放盐时可以减少使用量。国家标准规定,高纯度味精必须是谷氨酸钠含量大于等于99%的。
符合标准的味精外观应当是透亮的长方形晶体或粉末,发黑或是其他形状的物质都不是味精。如果可以品尝,味精应当只有鲜味,没有其他味道,有咸味、甜味等味道的应当是添加了其他物质,购买要注意区分。
味精与鸡精有何区别?
有人说鸡精是新一代调味品,鸡精的味道比味精鲜、营养价值比味精高。其实鸡精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再额外添加助鲜剂核苷酸、鸡肉提取物、膨化剂、香精、色素等。鸡精与味精虽然有区别,但鸡精的根基就是味精,可以说鸡精只是味精的再加工产品。
味精有严格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谷氨酸钠含量≧80%的才是味精。而鸡精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生产技术、加工工艺以及产品质量都有待规范。
词条编辑维护人:陈静
如果您在先帅百货消费过程中有不满意的地方,请发送至我们的官方邮箱,我们一定会积极倾听您的建议,完善我们的管理,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让我们的员工和团队能用专业和热情的心服务好每一位顾客,让企业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期待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