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
和田玉
和田玉(Nephrite),俗称真玉,软玉的一个品种,狭义上讲的玉,传统概念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和田玉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我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

所属分类:
百货
零售精品
黄金珠宝
产品描述
1.1产地分布
和田玉分布图
和田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
1.2矿床类型
和田玉新疆产区示意图
和田玉原生矿床产在昆山和阿尔金山,都在3 500~4 500米高山之巅。 昆仑山系
昆仑山是世界上著名山脉之一。
昆仑山的原生和田玉矿主要分布在叶城到于田一带的山中。目前已知有十几处,最著名是三个玉矿区,即叶城县密尔岱玉矿、皮山县赛图拉一带玉矿、于田县阿拉玛斯玉矿。
阿尔金山脉
阿尔金山的原生玉矿,主要分布在且末和若羌地区。
且末县原生玉矿已知有5处产地,在海拔3 500米以上的高山上。其中塔特勒克苏玉矿是目前新疆出产和田玉原生矿的主要矿山,矿化带规模大,有多条矿脉和矿体,主要是青白玉和青玉,并有糖玉和白玉。
1.3物理特性
和田玉海报
结构:软玉具有典型的纤维交织结构
透明度:半透明一不透明
光泽:玻璃一油脂光泽。 硬度:约为6—6.5
韧性:玉石中是最强的,达到9以上,因而不易破损
解理:由于是矿物集合体,因而整体不见解理面
折射率:1.606一1.632(由于属矿物集合体物质,因而很少能同时读到两个数值,通常在折射仪的1.6l处可见到一模糊的阴影边界)
比重:2.80—3.10,一般为2.95
1.4和田玉的种类
和田玉颜色与品种谱系示意图
按颜色分:白玉、青玉、青白玉、黄玉、糖玉、碧玉、墨玉。
白玉:白玉的颜色由白到青白,多种多样,即使同一条矿脉上采出的玉料也不尽相同,叫法上也名目繁多,有季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
白玉是和田玉中特有的高档玉古石,块度一般不大,世界各地的软玉中白玉极为罕见。
A、外形:呈不规则棱角块状,块度较大;
B、质地:与子玉相比,山料质地多数较粗,阴、阳面明显,内部结构显示的不同玉性比较明确;
C、颜色:有白、青玉、灰白色,以青白、灰白为多。
籽料:当山料由于地质运动等原因进入河床,常年被水冲刷,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就蜕变成了圆乎乎的籽料。 它是从原生矿自然剥离,经过风化搬运至河流中的玉料,常为卵形,浑圆形,表面光滑,磨圆度好,外表可有薄厚不一的皮壳。由于长时间冲刷碰撞,只有质地细腻、结构紧密者才能保留下来,所以籽料品质佳。
1.5评价标准
和田玉的评价有以下几个方面:颜色、纯净度、质地、工艺。
纯净度:
净度在和田玉中俗称为玉性,它是玉石缺陷的表现,包括裂纹、杂质、包体等,而在宝石行业多称之为瑕疵.和田玉中的斑点多为其中包含的杂质矿物所至,由于包裹体的颜色不同,在玉石中会显示为黑色、黄色、白色等各色斑点.而结构特征反映多为水线、石花、石脑.由于受地质作用影响,玉石中常可见裂纹,也叫络裂.当微劈理较集中,反映在玉石上多为不透明的条带,有别于基底称之为缮.对于较大且有明显裂纹的称之为裂隙。
质地 :
质地是和田玉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多指玉石的细腻、滋润程度,和田玉是极细的纤维状透闪石单晶交织呈毛毡状,单晶小毛毡状结构致密,其质地细润,油脂感好.如结构为变斑晶结构,则反映在和田玉质地上为白色的斑点、团块,称之为“石花”、“石脑,’.和田玉并不是干净就是最好的,它讲究的是“油润”、“细腻,’,所以对于和田玉来说质地对价格影响远比净度大。
工艺:
工艺 的 好 坏直接决定着和田玉成品的价格,行内称“三分原料七分工,’,好的玉料必须有好的工艺才能将玉石的完美充分体现出来.工艺指玉石题材、成品的比例、线条流畅、雕刻抛光的精细程度等各种因素的综合。
工艺的优劣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所选题材应与原料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原料每一个特点,极大限度地将玉石的美表达出来;
②玉雕饰品的图案、线条及比例是否和协、统一,特别是一些人像、花卉等图案是否符合题材的表达要求,雕工是否简洁有力或圆润,线条是否大方、清晰、流畅和富有表达力;(俏色利用是否恰当、绝妙,对一些瑕疵的处理是否恰到好处,达到了挖脏去络的意义);
③玉器的抛光是否精细、光滑,不刮手.好的玉器和好的家具一个手感,所有的棱角都是圆滑的,所有的线条都是有张力的,通体过一遍手,不能有刮手的感觉。
1.6佩戴和保养注意事项
和田玉佩戴注意事项:
和田玉有"三忌:"是指"忌油""忌腥""忌污浊气体".
和田玉有“四畏”:畏冰、畏火、畏姜水、畏惊气。
一忌油:如果玉石和油接触,油脂会堵住玉本身的空隙,使其中的灰土不能退出,这样会使玉器不自然莹润.有些人认为将玉上涂些油脂会使玉显得油亮温润,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二忌腥:与腥物接触,不但会让玉染上腥味,还会伤害到玉质.人们发现腥物中的化学成分对玉器有腐蚀的伤害,会导致玉质受损.
三忌污浊气体:这个道理与忌油相似,因此藏家在玩玉之前要洗净双手.
一畏冰:气温过低时,玉质可能会因此产生不可挽救的裂纹,而且和田玉接近冰或被冻,色沁就不活,没有玉润感.
二畏火:玉常靠近热源,可能会使表明的光泽度和透明度受损,尤其是温度过高,也会产生裂纹并伤害到玉质.三畏姜水:姜水是去腥之物,可是玉长时间与姜水接触,会使沁色暗淡无光,难以补救.第四是畏惊气,指佩戴或把玩者受惊或不慎将玉跌落,这对玉的损害是致命的.因此玩玉者要修身养性,平心静气.
和田玉的保养:
避免与硬物碰撞、尽可能避免灰尘、尽量避免与香水接触、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
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开裂,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其实玉内部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了其完美程度和经济价值.
和田玉保养应尽可能避免灰尘。玉器表面若有灰尘的话,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器表面,应以温的淡肥皂水洗刷,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剂。如果是雕刻十分精致的玉器,灰尘长期未得到清除,则可请生产玉器的专业工厂、公司清洗和保养
尽量避免与香水接触。新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却会使外层受损,影响其原有的鲜艳度,尤其是羊脂白玉雕琢的器物,更忌汗和油脂。很多人以为和田玉愈多接触人体愈好,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羊脂白玉若过多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纯白如脂。
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是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擦花或碰损。如果是高档的和田玉首饰,切勿放置在柜面上,以免积尘垢,影响透亮度。佩和田玉挂件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试,不宜使用染色布或纤维质硬的布料。镶有钻石,红蓝宝、祖母绿等宝石的和田玉首饰,也只宜用干净的白布擦拭,将油脂、尘埃、杂质、湿气或汗液抹掉,这样有助和田玉保养和维持原质。
词条维护人:姚嘉欣